今年是我國核事業發展50年,也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40周年。10月15日,曾主持我國第一次核試驗中核爆炸光輻射測量的應用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旦出現在我校的課堂上,為學生作了一場題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的光輻射測量”的學術報告。同一天,另一位光輻射測量技術與標準研究領域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同保也來到學校,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光電子測量”的學術講座。兩位院士的精彩講座把此次由信息工程學院主辦的光學工程學科系列學術講座推向了高潮。
陣容如此強大的系列講座不僅僅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學術上的盛宴,同時這也是我校01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6個本科班學生教學計劃中的一部分,課程名稱為“新技術講座”。請來院士專家、學者教授為本科生授課,這是我校強化本科生教育、提高本科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一項新舉措。
這樣的講座既是對全校師生開放的學術報告,又是面向本科生開設的一次授課。因此,講座著重著眼于實際效果。為了避免院士給本科生上課造成晦澀難懂的問題,每位專家在講座前都與學校的老師進行了溝通,根據本科生的專業興趣和接受能力,對講座的形式和內容做出事先安排。比如以“數碼影像技術及進展”、“移動通信技術”、“機器視覺”為選題的講座,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結合專家們自身的科研,將該學術領域的最尖端技術和最新發展動態介紹學生。
據悉,此次光學工程學科系列學術講座將持續整個學期。之前,學校已邀請浙江大學的楊國光教授、馮華君教授等多位光電專家來校為本科生授課。接下去,莊松林院士、鄧先燦教授、何加銘教授等一大批光學工程學科領域的專家、教授將陸續來到學校,為師生帶來一道豐盛的“學術大餐”。

陳星旦院士為本科生上課

李同保院士為本科生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