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計量大學建校四十周年之際,“王大珩院士與中國計量大學”展完成布展,為了紀念王大珩院士對于計量、光學事業作出的杰出貢獻,加強學生們對于計量及光電的了解,10月23日下午,量新學院全體黨員在黨總支書記楊娜,院長毛成的帶領下開展了學習王大珩先進事跡主題黨日活動。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箴言不僅是國人的精神坐標,更是王老一生的寫照。兩院院士王大珩先生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被譽為“我國科學界公認的學術領導人和組織者”。王老34歲從英國留學歸來后,便致力于開拓和推動中國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制造及國防光學工程事業,也一直呼吁加強國內對于計量事業的重視,同時也對計量教育與計量人才的培養傾注了心血。
量新學院師生黨員來到“王大珩與中國計量大學”展現場,了解了王大珩院士對于中國計量大學發展的關心關注和對國家計量事業和儀器儀表科技事業的卓越貢獻。早在學校申報本科院校之時,王老便坦言:“中國只有一所計量學院,學院的名稱應叫中國計量學院。”并在之后多次為學校重要活動親筆題詞,主持學校科研成果鑒定,為學校建設規劃連夜起草了關于計量測試專業設置的17條意見和建議,為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計量測試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給予了明確的指導,為我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各位黨員除了仔細研讀王大珩院士與中量大的故事之外,還通過現場播放的“中華之光——王大珩”專輯視頻了解了王老的生平及為人。在視頻學習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原所長王家騏院士說:“王老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國家的光學事業,從國家戰略層面指揮布局,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略科學家’。”“王老總是像慈父一樣關懷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不抽煙,不喝酒,為人非常隨和。王老培養、提攜了很多年輕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王大珩院士在一篇發展我國航空事業的建議文章中寫道:“我們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為國家、為民族負更多的責任,盡更多的義務。今年我已95歲了,仍希望為祖國和人民服務鞠躬盡瘁。”
“這不僅是王老對自己赤誠之心的寫照,也應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黨員的志向所在。”學生黨員彭方遠如是說,“通過這次的主題黨日學習活動,我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